一千多年前,她被匠人們賦予了優雅的孔雀翎和張揚飛舞的雙翅。人們以祥瑞的名字稱呼她,為引導墓主靈魂升天祈愿,最終把她深埋在幽深的墓室中。
時光流轉,在一千多年后的敦煌市佛爺廟灣,西晉畫像磚墓被發現。經過考古挖掘,沉睡了千年的朱雀圖畫像磚再次重見光明。朱雀圖畫像磚如今被安置在酒泉市博物館玻璃展廳內。
1月17日,市博物館舉辦“磚上萬象”魏晉時期畫像磚特展,其中就包含朱雀圖畫像磚。然而受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影響,展覽驟然停止。
“磚上萬象”360°虛擬展廳
精心布置的珍貴文物瑰寶無法展示給廣大群眾,急壞了工作人員。市博物館轉換思路,在微信公眾號上開辟出“抗擊疫情、居家觀展”的專欄,通過二維圖像展和現場直播的方式,向觀眾展示文物。
7月21日,筆者來到市博物館,此時,“云上看展”的活動仍在繼續。據市博物館宣教部負責人黃曉虎介紹,除了傳統的二維圖片,他們還聯合本地網絡公司制作了360°VR虛擬展廳,收錄了“磚上萬象”特展中所有的展品信息,并配上語音講解,觀眾可通過手機足不出戶全方位了解展覽的內容。
承接該項目的負責人介紹,現在全景VR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只需在博物館進行360°環繞式取景,并收集展品的近景照片,就可以用軟件進行技術性合成,再通過網頁技術鏈接,便可為觀眾帶來全景互動式的線上游覽體驗。
“我們將3D影院、數字沙盤這些內容的視頻也鏈接到VR里面,對重點、精品文物作重點介紹和講解,這些圖片都采用了高清的收錄技術,可以不斷放大看到更多細節。”博物館負責人介紹。
目前,市博物館數字化建設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采訪中,原本在二樓展出的畫像磚等文物被收回進行文物預防性保護。黃曉虎說,對文物進行預防性保護時,也會對其進行數字化收集整理和網絡存檔。
同時,市博物館已向省文物局申請文物數字化保護項目,以便更加系統地整合文物資源。“這樣不僅可以讓游客參觀游覽,還可以作為學術內容,為一些專家學者和自媒體提供比較權威的資料,實現數據共享。”博物館負責人說。
從長遠來看,數字博物館建設將成為現代博物館的發展趨勢,故宮博物院的“全景故宮”欄目、敦煌研究院的“數字敦煌”平臺已成為行業的標桿。市博物館緊跟時代的腳步,憑借本地歷史悠久、極具地方特色的主題展品一步一腳印地走在數字博物館的建設道路上。
被描繪在墓室石磚上的朱雀神鳥已不再是只為墓主人祈愿的符號,在現代技術的幫助下,她將通過網絡科技飛向更多的移動終端,讓曾經只能在博物館玻璃窗內被觀賞的文物,在虛擬世界獲得第二次數字生命,并將通過更多樣、更新穎的形式融入人們的生活。
□邢若男 楊 靜(作者系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生;指導老師王臻、陰雨永系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師。)
責任編輯:李秀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