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來,肅北縣高度重視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通過項目帶動、融合發展、高點宣傳等方式,推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2016年—2020年,肅北縣累計接待游客188.71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6.4億元,年均增長27%;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文化產業項目33個。今年1月—10月,全縣累計接待游客44.4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億元。
項目帶動 推進文旅大發展
肅北縣把文化旅游發展列為全縣重點工作之一,制定了肅北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肅北縣文化產業發展總體規劃、肅北縣全域旅游規劃等,出臺了《肅北縣實施“旅游興縣”戰略促進一三產業融合發展扶持辦法(試行)》《肅北縣推進西四縣(市)區域旅游一體化發展實施方案》《加快發展全域旅游推動“旅游興縣”的實施意見》等,為全縣文化旅游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近年來,肅北縣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狠抓重大文化旅游項目建設。以建設“一河一帶四街四區十大景點”為主線,全力推進黨河東路民俗文化一條街、七彩花田·千畝花海、紫亭湖風景區、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等項目,并取得顯著成效。
當前,肅北縣正在全力推進石包城遺址陳列館建設、紫亭湖生態景區露營地基礎設施改造、五個廟石窟保護利用設施建設、非遺數字演藝廳建設等文化旅游項目。
融合發展 豐富文旅新業態
近年來,肅北縣搶抓祁連山國家公園試點、黨河濕地入圍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等機遇,引進廣州露云娜美、山東凈善家等旅游企業,參與露營地、旅居康養基地、祁連山國家公園科普中心等重點文化旅游項目開發,以“旅游+”的形式打造民俗旅游、鄉村旅游、紅色旅游、研學旅游、康養旅游和生態探險旅游等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旅游項目,不斷優化游客出行體驗。
通過舉辦“絲綢之路那達慕”文化旅游節、“草原新春”冬季那達慕、“體彩杯”甘肅省青少年國際式摔跤錦標賽等文化體育活動和“親近自然、保護生態”高端生態體驗活動、石包城鄉文化旅游節暨哈什哈爾村“橫巴拉”旅游度假活動、探秘鹽池灣等生態探險活動,“千里邊防行”研學游活動等,讓游客體驗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紅色文化,領略冰川峽谷、高原寒漠、高山草原、河流濕地等美景,近距離觀賞濕地候鳥、巍峨雪山和廣袤的戈壁草原。文旅融合的不斷推進,激發了文旅市場的發展活力,讓肅北縣全域旅游發展有了更多落腳點。
高點宣傳 打響旅游品牌
為進一步打響“游敦煌莫高窟·住雪山蒙古包”文化旅游品牌,肅北縣通過參加旅游宣傳推介會、特色節目展演和制作宣傳片、畫冊等形式,全方位展示推介縣域民族特色、旅游產品、旅游資源。
肅北縣堅持“走出去”戰略,先后赴北京、廣州、上海等地,參加各類招商旅游推介會。蒙古族舞劇《雪山蒙古人》亮相蘭州黃河劇院,并在武威等地展演。烏蘭牧騎舞蹈《楊西格》《秀木爾》作為“魅力酒泉”競演節目登上央視“魅力中國城”大型特別節目。
肅北縣先后舉辦民俗旅游推介會等,開行“環西部火車游·大美肅北行”旅游專列,邀請中央和省、市媒體來肅北采風,進行宣傳推介。制作紀錄片《大美肅北》《肅北蒙古族祝贊詞》。其中,《大美肅北》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中華民族”欄目播出,入選2019年第三批優秀國產紀錄片名錄。制作微電影《第二故鄉》《鴻雁在云魚在水》。其中,《第二故鄉》獲2017年甘肅省微電影網絡劇大賽一等獎。策劃出版《肅北肅北》系列圖書,精心制作民族特色旅游宣傳片、宣傳折頁、宣傳品等,夯實了肅北縣全域旅游發展基礎。
□祁 晶
責任編輯:韓蕾